BIM技術在現有技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和逐步的更新,同時也會影響到生產組織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轉變,促進人們思維方式的轉變。
那么學習BIM對工程師有什么好處呢?
1.減少糾紛
傳統上,建筑師和業主在設計圖紙上討論建筑設計方案,可能導致溝通和理解上述盲點。對于BIM生成的三維信息模型,
所有的設計條件都可以參數化,從不同的參數形成另一種方案。建筑師和業主可以充分討論和選擇最合適的設計方案,
將雙方的立場由對立變為協調,使溝通更加清晰透明,減少中期修改或重新開放設計方案的機會。
2.工作l類別的交叉
以前的工作內容總是清楚地劃分的。建筑師和土木工程師之間的工作內容總是劃分得很清楚??偸窃谝粋€階段之后討論。
不可能隨時隨地討論變化,相互連接的界面也不容易區分,這可能導致建筑師和結構工程師的圖紙是正確的,但他們放在一起,
他們無法親近,修改這些點需要相當長的時間。但是,如果使用BIM概念,建筑師和土木工程師可以在同一個平臺上交流,
使用同一個模型,使用同一種語言,進行雙向討論。這樣的工作就像一個團隊,能夠實現良好的溝通,明確各學科之間的接口重疊,減少設計內容之間的沖突。
3.建筑信息的集成是一致的
過去有大量的數據。各種平面圖、立面圖、結構圖等都在不同的文件中。要修改,文件總是單獨修改的。
修改后,可能還有一些小錯誤。只有經過多次修正和檢查,才能保證圖紙的正確性。但是,如果使用建筑信息模型,
每個模型中的所有信息都在同一個位置,如果有任何設計變更,所有信息都會隨著變更而自動變更,各種平面圖、立面圖和結構圖也會相繼變更,
這樣就不必一一更正了,這樣既節省了大量的溝通和糾錯時間,也減少了錯誤和遺漏的可能性。
4.信息實時更新
通過這個接口,信息更新更加方便。監理單位可以直接用iPad或手機比較工程是否按圖紙施工。
如果它們之間存在不兼容,應立即標記,并將全部信息傳送至BIM的集成接口。結構工程師將考慮是否改變設計,
減少溝通時間,檢查是否影響建筑物的安全,傳統上,如果檢查有誤,必須將施工圖交給結構工程師查詢,
并在圖紙上做出標記,并討論是否修改設計,如有必要,還可能需要找建筑師。這個過程非常簡單,這說明了它的平臺的重要性。
5.解決不清晰的工作死角問題
以往用二維圖形來描述設計圖紙,有些視覺死角會難以溝通甚至引起誤解,造成施工后現場和圖紙的差異。如
果將BIM三維建筑信息模型應用于建筑設計過程中,三維空間可以清晰地解釋設計圖紙,減少溝通的誤解,
在設計中從時間上,很容易發現管線沖突、鋼筋沖突等沖突部位,并加以改進,避免施工后發現問題,明確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