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M基礎概念知識?包括哪些核心內容?建筑信息模型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,簡稱 BIM)」,其中 Autodesk Revit Architecture 是專門為建筑信息模型用于建筑設計的軟件工具,強調以組件組成的概念,具有參數式設變引擎,可自動管理圖面變更及參照問題,透過原有的思考方式來工作,并反映出建筑的真實世界。 參數式組件(也稱為族群) 是所有設計的建筑組件的基礎。這些組件針對設計構想與形式建立,提供開放式的圖形系統能讓用戶精細地調整與詳細傳達設計理念。
一、BIM的原理與發展
建筑信息化模型(BIM)是利用『數值化』、『參數化』為主要概念, 起始于 Autodesk的 "3D、面向對象(object-oriented)、 AEC-specific CAD";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的 C.M.Eastman 教授于 1970 年代末期所提出的建筑物產品模型(building product model)[17],藉由『參數設變引擎』 (Parametric Change Engine)維持高質量、確實可靠、協調一致性的能力,可以不間斷、立即地提供項目設計控管、明細表及成本等相關信息。建筑信息模型系統化的分析方法,可解析建物組件的空間、功能、工法、材料、操作、關聯性等多面向信息,再將分析所得的信息屬性,應用面向對象技術賦予各個圖形組件,面向對象參數式的特性,具有減少數量計算錯誤與漏項問題產生的優勢。
二、BIM面向對象概念
面向對象(Oblect-Orieneted),以對象的模式來描述真實系統,在真實世界中,營建領域的產品是由個別的實體建筑組件所組成,例如一棟建筑物是由柱、梁、版、墻、門窗、樓梯……等建筑組件所組成, 每一個組件其各自包含自己的屬性,例如一根柱包含長、寬、高,幾何面向的屬性,坐標面向的位置與作業面向的工程屬性等數據 [19],以對象為基礎的思考方式,非常適合用于表達真實世界的事物[20]。建筑信息模型的建構程序是以結構組件(柱、梁、版、墻等)搭建起建筑結構框架,形塑成建物的外觀及建物內部機能空間,再將裝修建材層層貼覆于結構組件上,以達修飾、美觀的效果。透過裝修過的機能空間成為我們熟知的客廳、臥室、浴側、廚房等。
三、BIM組件關系屬性
3D模型系統,組件的物理關系與互動是模型系統所產生的數字是很重要的信息,模型的結構組件在結構形態的相互關聯是非常密切的,例如柱一定會與梁產生關聯,梁一定與柱、版相關,版一定牽涉柱梁關系,墻有開口且與柱、梁、版均有相關。因此在計算過程中如何去取得各組件間交互關聯性是極重要的。組件間的層次關系被認為是內部或外部, 內部關系是那些確定組件相互支撐、依靠的組成,藉由組件體的內部及外部關系,進而圍塑出建筑模型空間的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