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IM設計與傳統設計的區別在哪里?BIM是指一個代表有物理特性和功能設施信息的建筑模型。因此BIM的條件是必須提供一個共享的知識信息資源,在建筑設施的設計上有著正確的數據,讓建筑生命周期的管理得以提早開始進行。
眾所周知,傳統建筑設計是線性流程,一般呈現多為2D設計。從建筑、土木、結構到施工單位、到營運維護管理,其流程多為線性流程,其中若有圖面變更,須修正各向立面、剖面、詳圖等,因無法及時取得圖面數據,其數量更無法取得,在執行與管理上皆有所缺失。
一:可視化交底及聯動效果
這點是所有對于BIM有初步認識的小伙伴都會想到的一點。的確BIM的可視化交底確實大大提高了傳統的工作效率,降低了施工中的問題,把未來將要出現的問題在設計階段最大限度的解決掉(不可能全部解決)。同時,可視化還改善了雙方的溝通環境,起到了去噪的作用,讓設計方與甲方或者施工方,能夠在統一的環境下進行溝通,尤其是某一方對于基礎知識薄弱的時候。
除此之外,聯動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設計各專業之間的協同效率,降低因為專業之間的差異性對項目理解而造成的錯誤,讓各專業能夠協同作業,提高工作效率。并且,在聯動的效果下,模型可以一處修改,相關各處同時變動,解決了長期以來圖紙之間的錯、漏、缺問題。節省了人力、物力、財力以及時間,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二:參數化設計
在建筑信息模型中,建筑構件并不只是一個虛擬的視覺構件,而是可以模擬除幾何形狀以外的一些非幾何屬性,如材料的耐火等級、材料的傳熱系數、構件的造價、采購信息、重量、受力狀況等等。除此之外,還可以對模型進行能耗分析,例如光照、耗電、碳排放等等,提高了建筑設計的效能,實現綠色建筑,只需要針對構件設定好相應的參數,便可以隨意調整,讓構件按照設計人員的要求進行改變,滿足設計上的要求、施工上的工藝以及業主方的觀賞度。